免费热线:
0472-3128706
内蒙古中朵鑫诚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手 机:185-0472-3858
座 机:0472-3128706
地 址:包头市青山区银海新村工业园区
如何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
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,需从预制构件生产、运输与存放、现场安装及验收等多环节入手,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一、预制构件生产阶段
1、原材料质量把控
严格检验:对生产预制构件所需的原材料,如水泥、砂石、钢材、外加剂等,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。每一批原材料都应具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,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。例如,水泥要检验其强度、凝结时间、安定性等指标;钢材需检测其力学性能、化学成分等,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投入使用。
源头管理:选择信誉良好、质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,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,了解其生产工艺、质量控制体系等,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质量。
2、生产工艺控制
工艺规范:制定详细、科学的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流程,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。例如,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要控制好浇筑速度、高度和振捣方式,确保混凝土密实,避免出现蜂窝、麻面等缺陷。对于钢筋加工,要保证钢筋的弯钩长度、弯折角度等符合设计要求。
模具管理:预制构件模具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构件尺寸精度。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,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。每次使用前,要对模具进行清理、涂脱模剂等处理,保证构件表面光滑,易于脱模。
3、质量检验与验收
过程检验: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,设置多个质量检验点,进行工序间的质量检验。如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,检查钢筋的规格、数量、间距、连接方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在混凝土浇筑前,检查模板的尺寸、位置、密封性等。只有上一道工序检验合格,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。
成品验收:预制构件生产完成后,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成品验收。检查构件的外观质量,如是否有裂缝、缺棱掉角等;测量构件的尺寸偏差,包括长度、宽度、高度、厚度等;对有特殊要求的构件,还需进行结构性能检验,如承载力、挠度、抗裂性能等试验。只有验收合格的构件才能进入下一环节。
二、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阶段
1、运输过程质量控制
合理装载: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、尺寸、重量等特点,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装载方式。对于大型、异形构件,要采用特制的运输架进行固定,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、移位等情况。例如,预制墙板应采用专用的运输架垂直放置,并用绳索或夹具固定牢固。
运输保护:对预制构件的边角、关键部位等采取保护措施,如使用橡胶垫、泡沫板等进行包裹,防止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。同时,要注意运输速度,避免急刹车、急转弯等操作,减少构件受到的冲击力。
2、存放管理
场地选择:存放预制构件的场地应平整、坚实,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,防止构件因场地积水而受损。场地应根据构件类型和安装顺序进行合理规划,设置明显的分区标识。
存放方式: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应采用合适的存放方式。例如,预制柱、梁等细长构件应采用两点或多点支垫存放,支垫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,防止构件因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缝;预制板可采用叠放方式,但叠放层数不宜过多,且每层之间应设置垫木,垫木位置应上下对齐。
三、现场安装阶段
1、施工准备质量控制
测量放线:在安装预制构件前,要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工作,确定构件的安装位置和标高。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,如全站仪、水准仪等,对建筑物的轴线、标高进行复核,并在基础或楼面上弹出构件的安装控制线,为构件安装提供准确的基准。
基层处理:对安装预制构件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,去除杂物、油污、松散混凝土等,确保基层平整、坚实。对于不平整的基层,要进行找平处理,保证构件与基层的良好结合。例如,在安装预制墙板前,要将基础顶面的浮浆清理干净,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找平,使墙板安装后垂直平整。
2、构件安装质量控制
安装工艺:制定详细的预制构件安装工艺,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,确保其熟悉安装流程和质量要求。在安装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,如控制构件的起吊高度、速度,保证构件平稳就位;采用专用的定位工具和设备,确保构件的安装位置准确。
连接质量: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节点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。对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、浆锚搭接连接等,要严格控制灌浆料的质量、灌浆工艺和灌浆饱满度。例如,在灌浆前,要对套筒、钢筋进行清理,确保无杂物;灌浆时,要采用压力灌浆法,保证灌浆料充满套筒和连接部位,并按规定留置灌浆料试块,检测其强度。对于螺栓连接、焊接连接等,要控制螺栓的拧紧力矩、焊接工艺参数等,确保连接牢固可靠。
3、成品保护
安装后防护: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,要及时对其进行成品保护。对于易碰撞的部位,如墙角、柱角等,可采用设置防护栏杆、包裹防护材料等措施进行保护;对于暴露在室外的构件,要做好防雨、防晒、防风等措施,避免因自然因素导致构件受损。
后续施工保护:在后续施工过程中,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,避免对已安装的预制构件造成损坏。例如,在进行外墙装饰、水电安装等作业时,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,防止施工工具、材料等碰撞构件表面,破坏其外观质量或结构性能。
四、施工验收阶段
1、分部分项验收: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,对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。如基础工程、主体结构工程、装饰装修工程等,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在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,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实体质量、施工资料等。只有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,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施工阶段。
2、隐蔽工程验收:对装配式建筑中的隐蔽工程,如钢筋连接、预埋件设置、防水处理等,在隐蔽前必须进行验收。验收时,施工单位应提供详细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,包括隐蔽工程的部位、施工工艺、质量检验情况等。监理单位、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要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检查,确认符合要求后,方可进行隐蔽。
3、竣工验收: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,组织竣工验收。竣工验收应邀请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,对建筑的整体质量、使用功能、观感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。同时,要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资料,如原材料检验报告、构件出厂合格证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。只有竣工验收合格的装配式建筑,才能交付使用。
上一条: 桁架楼承板的应用范围有哪些
下一条: 直角桁架对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